2019年2月18日 星期一

從小就讀雙語貴族學校 盼長大出人頭地

為了讓下一代出人頭地,商界父母除了處心積慮想把小孩送入雙語學校外,更從社交禮儀、知識、興趣等面向著手,甚至從小就有「準備當接班人」打算,培養方式十分全面。

「上流兒童」是作家吳曉樂虛擬的話題,但就某種程度而言,已在真實社會上演,是現代父母望子成龍下不得不的選擇。商界因深深體會教育重要性,也更有能力投資下一代,往往不惜砸重金、擠破頭將孩子送往貴族小學外,更重視社交能力、理財等觀念及才藝培養。
私校各有教學特色。北市私立靜心國中小校長唐尚智以靜心為例,除推動雙語教學很多年,學生樂團在國內規模也算大,還有很多科技課程、探索體驗課程,讓家長相信校方能提供學生「帶得走的能力」;唐透露,招生時家長詢問最多的就是雙語課程,但若要讓孩子有競爭力,現已講求「三語」,得多學程式語言。 英文補習

唐尚智分析,把孩子送到私校的家長,通常非常重視品格教育,校方會輔導、教育學生要有教養;家長也希望學校提供高品質學習,另私校環境較安全,同樣是家長考量重點。

接班人有「貼身家教」
丈夫是白手起家的中小企業主、39歲的黃太太自己擔任會計,對孩子的英文補習教育十分重視,她把自己7歲女兒送進台中知名私校華盛頓雙語小學,就讀培養國際觀的「環球視野班」,1學期學費12萬元,每學期有8堂課討論近期發生的國際事件。黃太太說,才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對蘋果手機供應鏈的股價漲跌自有一番見解,「之前三星手機爆炸,女兒課堂上討論對三星帶來的影響,還有蘋果iPhone從這事件的利益及股價表現」,讓黃太太相當欣慰。

了語言教學,其餘課程也是商界人士看重貴族學校的主因。兒子曾就讀康橋幼稚園的張先生表示,該校對運動相當要求,除規劃游泳課,也會要求小孩跑3鐵、爬玉山或雪山,透過這類練體能的課程,讓小孩身心有更佳發展,也藉此提升決策能力。
孩子就讀歐洲學校、40歲目前在金融業擔任高階主管的Tiffany說,「大部分的父母都想讓孩子贏在起跑點」。上流社會送小孩就讀沒有太固定的體系和模式,但多數會從語言、音樂、社交禮儀等面向著手,她透露,有企業家第2代、甚至第3代因「準備要當接班人」,從小由專業幼教人員貼身家教。

砸20萬去芬蘭夏令營
Tiffany觀察,即使在外國人居多的「洋學校」裡,名校媽媽也把孩子的才藝班補得很滿,除語言外,學鋼琴、看畫、培養孩子踢足球,希望他們打入外國人的社交圈,甚至學樂器都是持續、有目標的學習,寒暑假出國看表演也是家常便飯。「主要是培養小孩的眼光,」Tiffany說。

今年暑假把女兒送去芬蘭參加夏令營的科技業高階主管Frank說,該團出國21天,團費超過20萬元,但整團爆滿,由台灣老師帶隊前往,家長都未隨行,為的就是培養孩子獨立個性。Frank說,主要是讓孩子體會異國文化,學習包容,並練習英語表達能力,這才是英文補習教育重點。

來源:聯合新聞網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